哈哈,沒想到我最後還是有看日出的一天。事情是這樣的,我一開始寫邏設就停不下來,問題是我做事情的方法都是最笨最沒效率的。所以從我下午四點半開始寫,除了中間去吃了晚餐以外,其他時間就是一直坐在電腦前打code,一直到清晨五點半。當我聽到外面的鳥叫,抬頭一看,天亮了XD。
我做事怎麼個沒效率法呢?因為之前都懶得畫圖、或把我要做的事、做過的事記錄下來。剛開始的作業還好,沒有很複雜,我小小的大腦還可以應付。但是現在已經是期末,面對的是最後的project,電子鐘。整個牽涉到的東西實在太龐大,要用到的block好幾個,而之前作業的結果要把他全部整合在一起,其中有些舊的又要修改。林林總總,好多事要做,所以打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幹麼,一直重新做好幾次。
遇到好多好多問題,像是變數命名、檔案命名、存檔、邏輯.....。變數名字沒取好到最後會不知道哪個是哪個,尤其在把他們放在一起之後,很多名字都很像,看的眼花撩亂。而檔案的名字,常常我會做好幾個版本,在檔名為後加個 _v2代表version2之類。但是又常常忘記打,不然就是不知道檔案存到哪去了。一堆資料夾自己都不知道哪個是哪個。邏輯就是思路、code的問題。
這次的電子鐘,我這裡拜已經花了十幾個小時了,現在還是要在從頭來一遍。有成功做出一個可以調整時間的,這次的成功也讓我有了事先做好設計圖,把要做的事寫下來,把做過的是記錄下來,但是在我要把鬧鈴加上去時又遇到瓶頸了。整個晚上的結果又是失敗,因為到最後還是忘記檔案存到哪、名字問題。話雖如此,我想經驗這時幾個小時的經驗,應該可以讓我效率大大的提昇。這個週末我要用四個小時把他搞定!
這好像是學程式設計的必經過程。
回覆刪除沒有重要資料不見的的經驗,就不會主動經常的做備份。
沒有"忘記"、"混淆"、"糾纏"的經驗,就不容易體會好的"命名"的重要性。因為好的命名代表你對這個變數的理解。(物理好像也有類似的例子如 f = ma )
程式的layout,適當的空白,也有助於閱讀程式,理解流程。
最後還要有整理的工具
我覺得比較好用的是wiki,如google sites
可以不斷修改整理而不會太花時間
另外,心智圖如 mind42 http://mind42.com/signin;jsessionid=9A45C3B62F2A603393DFB2E091F9092A
對於大架構的釐清與系統的分類整理有幫助。
孔子說:「學然後知不足也.. 。知不足,然後能自反也」
就是說經由不斷學習的過程,你會逐漸體會反省自己學習的盲點,了解"如何學習",
希望你能面對學習的挑戰,找到自己學習的步調與節奏,最後也能從中得到"知"的樂趣。
哈哈,我也不會說太難過啦,只是因為第一次看日出很新奇而已。
回覆刪除心智圖...我有用過,可是我比較喜歡畫在紙上,比較自由,不過有時候話錯就要重來有點麻煩,但就是可以自己加一些有的沒的。用軟體會卡卡的感覺。google site 試著用用看,沒用過,剛剛看了一下簡介,應該是一個跟同學討論不錯的工具。
現在取變數常常會不知道怎麼取,不然就是好長一串,什麼clock_timer_counter之類的:p
雖然花的時間很多,不過我做的很高興阿。
昨天有跟學長說過,如果給我無限多的時間,用來做邏社會做的很爽。但是現在就有很多考試等著我,害我都不敢再開來做了XD。
Hello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