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稚園的時候,老師叫我們背論語,第一篇就是這個。那時還小,記憶力還蠻不錯的,念幾次就朗朗上口,只是不知道意思。後來大一點了,知道什麼意思,不過不認為這有什麼特別的,大家不都是這樣嗎,幹麼要特地說出來?但是這幾天,最後一句,人不知而不慍,常出現在我腦中。因為發現自己的一些舉動,反映出我是個人不知而慍的人。怎麼說?像是昨天邏設期末上機考,就是要現場寫一個程式燒到板子上跑。看完題以後,我知道這個不難,一下就可以寫完,然後心裡就有股慾望要讓全班知道這題對我來說很簡單,我要讓大家知道我邏設很強。想要讓大家崇拜的慾望。可是其實,我也沒有很厲害,只是個自以為是的傢伙罷了。
最近在 b版上也很高調,高調得很沒有意義,就是想要有存在感吧。後來覺得這樣好無聊,被人注意so what? 希望能改掉這個壞習慣。做我自己: 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